DH3G游戏资讯网

「智周洞察・可信 AI」・隐私保护增强的新一代生物识别技术

发表于:2024-04-29 作者:创始人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4月29日,2021 年 11 月 29 日晚间七点至九点, 机器之心举办「智周洞察・可信 AI」: 隐私保护增强的新一代生物识别技术线上研讨会。中国信通院云大所人工智能部副主任石霖、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郁昱、墨奇科

2021 年 11 月 29 日晚间七点至九点, 机器之心举办「智周洞察・可信 AI」: 隐私保护增强的新一代生物识别技术线上研讨会。中国信通院云大所人工智能部副主任石霖、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郁昱、墨奇科技联合创始人及 CTO 汤林鹏及天壤联合创始人韩定一等四位嘉宾参加了此次线上研讨。

本次研讨会主要从学术研究、技术实现、应用挑战及安全合规四个角度全面解读隐私保护增强的新一代生物识别技术。郁昱教授从密码学角度分享了他在模糊提取器的最新工作 -- 基于格的模糊提取器与隐私保护生物识别应用, 汤林鹏博士则发表墨奇科技在面向未来的新一代生物识别产品技术研究: 精准可靠、主动便捷、保护隐私的新一代生物识别, 石霖主任带领观众"走近中国信通院'护脸计划': 打造人脸识别安全合规的产业生态"。

趋势圆桌中, 郁昱教授、汤林鹏博士、石霖主任、韩定一博士 4 位嘉宾围绕本期的主题, 共同探讨 "生物识别应用在隐私保护能力增强方面的市场需求、加强生物识别技术隐私保护的技术路径及优缺点、生物识别隐私保护增强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及挑战" 等三大主题。

石霖主任表示, 中国信通院面向人脸识别的安全和合规问题, 开展"护脸计划", 在一定程度上是顺势而为的工作。在企业设计可信人脸应用的过程中, 除了应该考虑隐私保护、透明性、公平性目标, 还需要考虑可靠可控、透明可释、数据保护、明确责任、多元包容等 5 个可信特征, 在人脸识别领域, 希望企业优先考虑安全合规问题。

韩定一博士谈到在过去项目应用中, 生物识别技术最重要的隐私保护增强场景是用户身份认证, 主要 4 大挑战: 身份认证用户规模庞大, 不能保证生物识别高精度; 活体信息集成场景复杂; 生物采集传感设备要求高; 可信机制传递难 (跨网络、跨系统)。

郁昱教授从密码学角度介绍了目前学术界在生物识别技术、隐私保护方面的主要研究方向, 他表示除了在分享环节中介绍的"Fuzzy Extrator"模糊提取器方案, 还可以通过安全多方计算、同态加密等技术路线来增强隐私保护。另外, 郁昱教授还谈到, 如果不考虑风险与难度, 不可区分混淆将是最值得进行挑战突破的方向。

汤林鹏博士表示墨奇科技在把保护隐私的、与密码学结合的方案应用到实际产品中, 相比单纯的生物识别, 在实践中遇到了很多挑战, 比如要做各种密码学的编码解码, 会引入额外的噪声, 这些噪声会影响编码译码的性能, 所以需要算法加速系统以及额外的机制设计, 既保证安全, 又保证性能。墨奇科技也在持续探索解决生物识别隐私保护最核心的挑战: 可用性和安全性之间的平衡。

圆桌最后, 汤博士和韩博士对"增强生物识别应用的隐私保护能力、构建可信识别乃至可信 AI 应用方面下一步重点关注的发展方向"作出回答。汤林鹏博士表示墨奇科技更关注生物识别的精准可靠, 保护隐私, 并在可用性、安全性、便捷性、系统安全及合规等方面持续发力, 希望把生物识别推进到下一个阶段。韩定一博士表示从生物识别应用的角度来看, 天壤更关注应用链路的整个环节保护, 以及用户体验。

2022-05-06 15:15:47
0